盐井古盐田
站在高高的大山上俯看澜沧江峡谷,深邃的崖壁上层层叠叠的盐井井架进入了视线——就像峡谷陡崖之上盖了一层层的阁楼,又像是一层层的悬壁梯田,这里就是千古盐田了!同一条澜沧江,却在东岸西岸各产出了颜色不一的白盐、红盐。
盐井藏语意为“察卡洛”,“察”是指食盐,“卡”就是洞眼的意思。是茶马古道上的明珠,已有1300年的食盐生产历史。盐井古盐田2012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3年被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晒盐技艺·井盐晒制技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7年4月被例入国家级申报创建5A级景区名录。目前正在积极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盐井的盐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历史考证在唐朝时期盐井就有晒盐的历史。在刘赞廷的《盐井民国志》中有这样的记载:参观盐井盐田,系澜沧江两岸下有底泉,以石砌坎,就山坡架木为畦,上铺寸厚之黄土,以人汲水倾于畦内,见风成盐。神话传说中的“羌岭之战”,相传就是格萨尔王和纳西王羌巴在此为争夺盐井食盐而发生的交战,最后格萨尔王战胜了羌巴,占领了盐井,活捉了纳西王的儿子友拉,到吐蕃王朝后期,友拉归顺了格萨尔王,成为了他的纳西大臣,在此管理盐田。
盐井目前生产盐的乡有2个,即纳西乡和曲孜卡乡。这里完整保留着世界上最原始的手工制盐方式,当地百姓至今仍依靠澜沧江两岸的卤水制盐。澜沧江边卤水资源丰富,分布着数十口热气腾腾的天然盐井。村民们用木桶从盐井中取出卤水,背到江边低平处,倒入盐田,让阳光蒸晒,晒干后即得粗盐,经进一步晾晒打理,即成食盐。本地从事盐业生产的群众有320多户,有3454多块盐田。由于制盐方式一直沿用传统原始的手工制盐,生产力水平低下,产量也不高,二个乡年总产量也就是120多万斤。由于地质、土壤等的条件差异,盐井生产的盐以澜沧江为界,有很大的差别,江东的纳西村、上盐井村盐田出产的以白盐为主,东面的加达、曲孜卡生产的盐则以红盐为主。白盐、红盐因采盐高峰期多在3~5月,而此时又是桃花盛开的季节,因而又称“桃花盐”。
关于盐井盐田,既有美丽的传说,又有悲壮的故事。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由于澜沧江的不断切割和大地的变迁,盐井形成了高山峡谷。加之气候干旱,当地土著居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当地神山达美拥雪山将此事告诉了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非常怜悯同情人们的景况,便化作一对凤凰,分别停在江的两岸,化身成为鳞次栉比的盐井。从此盐业成为当地百姓生活的主要来源。现在盐井还在流传江东的盐井是母凤凰,江西的盐井为公凤凰。还有传说在格萨尔王时期,食盐为当时最宝贵的东西,格萨尔王与云南丽江的纳西木竿王为争夺盐井盐田发动了大规模战争。后纳西木竿王战败,败兵留在盐井成为格萨尔王的盐民。现在芒康好多地方都留有此次战役的遗址地名。
盐井盐田独一无二的原始晒盐方式和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形成了世界上独有的人文景观,也是世界上仍保留完好的古老文化,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纷纷来盐井古盐田考察,普遍认为,盐井盐田应是世界级的文化遗产。
登高俯瞰,从江边绵延分布到山上的数千块盐田,银光闪烁,红、白相间,错落有致。这里不仅可以观赏到盐田美丽的风光还可以看到原始制盐的全过程和盐田下钟乳石般的结晶盐,盐井、盐田与澜沧江水相互映衬,向世人展示了一道自然、美丽的人文景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