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日至3日,自治区副主席、市委书记龚会才认真落实“四下基层”要求,在洛隆县马利镇、腊久乡开展主题教育调研。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关心群众生活、改进工作方法,把群众身边的小事当作各级党委、政府的大事来抓,让广大群众从主题教育中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受到温暖。
这是龚会才为受灾群众代表发放新房钥匙。记者 何瑞 摄
今年3月17日,洛隆县发生了4.8级地震,使洛隆县部分乡镇民房、道路等不同程度受损,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龚会才一直牵挂着受灾群众,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就赶赴受灾最严重的马利镇,现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11月上旬,龚会才再次来到马利镇灾后重建民房项目现场察看进度,要求保证质量、抢抓进度,在规定时间建成并妥善组织群众入住,确保群众安居乐业、温暖过冬,兑现党对受灾群众的承诺。
这是龚会才今年第三次来到马利镇,不同于初次来时的残垣断壁和伤心的受灾群众,这里的面貌焕然一新。举目望去,新建的民房错落有致,红绿相间的屋顶、精美的雕饰,展现出浓郁的现代与藏式相结合的风情。受灾群众欢聚在广场上,载歌载舞等待新房钥匙的发放,幸福喜悦洋溢在每个人脸上。
整个灾后重建工作,都是在全党主题教育期间谋划和开展的。项目的完工、新房的交付、搬迁的喜悦、灾后重建的阶段性胜利,是主题教育在三江大地开花结果的一个具体体现。龚会才出席了洛隆县“3·17”地震灾后重建民房项目竣工入住仪式,与自治区党委主题教育第五巡回督导组组长谢英一道,为群众代表发放了新房钥匙,观看了群众精心编演的文艺节目,与群众一道共享新房竣工、搬迁入住的喜悦。
龚会才与受灾群众加塔亲切交谈。记者 何瑞 摄
龚会才走进受灾群众加塔的新房里,这是一座180平米的二层楼房,院子里干净整洁,屋内整齐摆放着新购置的家具。龚会才认真察看房屋建设情况,并与加塔亲切交谈。他叮嘱道,没有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心关怀,就没有大家现在幸福美好的生活。大家要从住上的新房、拿到的补助、当前的幸福生活中,真正明白“惠从何来、恩向谁报”的道理,时刻记得党的恩情,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依靠党的惠民利民政策、依靠勤劳双手让日子越过越红火。龚会才要求洛隆县要持续做好灾后恢复重建,抓好工程收尾工作,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努力将安置点打造成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工程。
这是龚会才与腊久乡干部职工亲切握手。记者 何瑞 摄
从洛隆县城出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龚会才来到洛隆县东南部的腊久乡。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腊久乡党委充分利用闲置土地资源,打造了养殖孵化基地和种植实践基地,探索以“党员带着群众干”的方式,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龚会才认真察看了高海拔马铃薯种植、当地山羊养殖、蔬菜大棚,对腊久乡增加群众收入、转变群众观念的做法表示肯定,强调要通过办好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小事实事,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把更多的时间精力用在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上。龚会才还实地察看了乡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干部食堂,全方位了解基层干部职工工作生活情况。
这是龚会才与腊久乡干部座谈。记者 何瑞 摄
他强调,要持之以恒转变思想观念。基层干部要利用网络、外出培训等机会,更多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业务知识,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能力、行动跟上时代前进步伐、跟上工作发展需要。要利用群众农闲、牧闲时间,有计划、分批次地组织从未离开过大山的农牧民群众到昌都、拉萨、毗邻州市参观学习、开拓视野,感受现代城市文明,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要持之以恒促进群众增收。认真落实市委“10条增收硬措施”,深入分析农牧民群众收入的组成部分,立足乡情村情,坚持因势利导,扎实做好群众组织化劳务输出、牲畜出栏、政策兑现宣传等工作。充分用好川藏铁路建设契机,加强农牧民群众驾驶、建筑、厨师等技能培训,组织群众参与工程建设、发展餐饮经营,让群众生活越来越幸福、越美好。
要持之以恒维护和谐稳定。落实落细网格化管理各项举措,处理好重大项目建设和带动群众增收的关系,常态化开展矛盾风险隐患大排查,及时疏解群众情绪,解决实际困难,把矛盾解决在基层一线、化解在萌芽状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依法加强寺庙管理,引导群众理性对待宗教,过好今生幸福生活,持续淡化宗教消极影响,防范宗教乡土化。
要持之以恒抓好主题教育。坚持和发扬“四下基层”优良做法,学思想结合、知信行统一,关心群众生产生活,注意工作方式方法,改进作风、狠抓落实,把主题教育与开展“三个意识”教育相结合,持续加强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新成效,让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风貌。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斌,市委常委、秘书长贾新雨,副市长、洛隆县委书记解文光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