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市文化和旅游局(昌都市文物局)机构简介
昌都位于西藏东部、横断山脉南段,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中上游,因昂曲河、扎曲河在境内合流而得名,意为“两河汇合口”。昌都是康巴地区的重要腹心区域,是历史上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是西藏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是青藏高原悠久历史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境内高山草原错落、湖泊星罗棋布,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独特、历史文化悠久、底蕴内涵深厚,素有“藏东明珠”“雪域之门”的美称,发展潜力巨大。
一、昌都市文化和旅游局基本情况
昌都市文化和旅游局,加挂市文物局牌子,设机关行政科室7个,设事业单位10个。
二、旅游景点景区基本情况
目前,昌都市共有旅游景点200余处,其中,A级景区27个(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18个,2A级景区5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1个(昌都市茶马城街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3个(江达县岗托镇岗托村、芒康县纳西乡觉龙村、江达县同普乡夏乌村),西藏自治区旅游度假区1个(曲孜卡景区),西藏自治区级绿色旅游示范基地2个(雪巴沟景区、炯拉措景区),西藏自治区文明旅游网红打卡点1个(西藏解放第一村——岗托村)。
同时,昌都市共有景区管委会2个(芒康县盐井旅游景区开发管理委员会、八宿县然乌湖景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旅行社4家(西藏昌都茶马古道旅行服务有限公司、西藏齐北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芒康康藏旅行社、西藏西措旅行社边坝县分社)、旅游客运公司1家(西藏成康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星级酒店5家(昌都会议中心招待所、四星级、卡若区,金泰大酒店、三星级、卡若区,德玛大酒店、三星级、察雅县,大山重庆宾馆、三星级、类乌齐县,文慧酒店、二星级、卡若区)和规模以上宾馆酒店600余家。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情况
目前,昌都市被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名录的项目共有261个,其中,被列入市级及以上非遗名录的项目共有104个(国家级10个、自治区级41个、市级53个),被列入县级非遗名录的项目共有157个。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72人(国家级7人、自治区级27人、市级147人、县级191人)。
同时,昌都市共有西藏自治区非遗旅游景区(点)3个(嘎玛手工技艺非遗旅游景区、古盐田非遗旅游景区、东坝古民居),昌都市非遗旅游景区(点)2个(强巴林寺旅游景区、丁青孜珠寺旅游景区),西藏自治区非遗进校园示范基地4个(边坝县沙丁乡中心小学、察雅县香堆镇小学、芒康县盐井中学、丁青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
另有非遗就业工坊61家,非遗传习基地19个(嘎玛金银制作传习基地、强巴林寺酥油花制作技艺传习基地、边坝锅庄舞传习基地、察雅吉塘藏靴制作技艺传习基地、察雅麦堆金银打造技艺传习基地、丁青热巴舞传习基地、昌都般龙特色藏医药传习基地、勉萨派唐卡(康区)传习基地、江达服饰传习基地、昌都嘎玛嘎赤画派传习基地、丁青苯教藏医诊疗传习基地、波罗古泽刻版制作技艺传习基地、昌都锅庄舞传习基地、芒康加加面传习基地、哔旺制作技艺传习基地、芒康弦子舞传习基地(芒康县索多西乡文化站)、芒康弦子舞传习基地(芒康县艺术团)、齐乌岗派唐卡绘画技艺传习基地、贡觉相皮氆氇民族手工艺技艺传习基地)。
四、传统工艺基本情况
昌都市被列入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的项目共有2个(藏族唐卡绘制技艺——昌都嘎玛嘎赤画派、江达波罗古泽刻版制作技艺),被列入西藏自治区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的项目共有3个(芒康哔旺制作技艺、藏族唐卡齐吾岗派——齐吾岗派唐卡、藏族唐卡勉萨派——勉萨派唐卡“康区”)。
五、文物基本情况
截至2024年9月,昌都市共有文物保护单位676处,其中,已定级的文物保护单位369处(国家级9处、自治区级93处、市级4处、县级262处),未评级的文物保护单位307处,革命文物保护单位59处。另有可移动文物279处、38500件/套。